螺桿泵抽油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一種的采油工藝技術,因其系統設備尺寸小、維護和管理方便、系統等優點,受到了人們的日益關注,并在油田上逐步普遍的推廣和使用。螺桿泵采油現狀、發展趨勢、螺桿泵的采油原理,然后根據地面驅動螺桿泵的工作特點,分析了傳遞動力的抽油桿柱受力狀況,認為抽油桿柱受復合載荷的作用,在承受扭矩的同時承受大的軸向力,給出了各種載荷的計算方法。提出了組合桿柱的等強度設計方法,即先按要求及標準確定各級桿柱的直徑和長度,然后按強度條件進行校核。
三螺桿泵主要是由固定在泵體中的襯套(泵缸)以及安插在泵缸中的主動螺桿和與其嚙合的兩根從動螺桿所組成。三根互相嚙合的螺桿,在三螺桿泵泵缸內按每個導程形成為一個密封腔,造成吸排口之間的密封。
三螺桿泵工作時,由于兩從動螺桿與主動螺桿左右對稱嚙合,故作用在主動螺桿上的徑向力平衡,主動螺桿不承受彎曲負荷。從動螺桿所受徑向力沿其整個長度都由泵缸襯套來支承,因此,不需要在外端另設軸承,基本上也不承受彎曲負荷。在運行中,螺桿外圓表面和泵缸內壁之間形成的一層油膜,可防止金屬之間的直接接觸,使螺桿齒面的磨損減少。
螺桿泵的運轉過程:
1、介紹了各種擺線的形成過程、特點及其方程。介紹了螺桿泵線型的設計方法一逆解法的設計過程。介紹了螺桿泵轉子和定子線型的具體設計方法及過程,并推導出型線的方程,進而推導出型面的方程。
2、3G螺桿泵轉子和定子的線型形成原理和過程較復雜,所涉及到的參數多,通過分析確定了形成螺桿泵線型所需的基本參數。
3、分析了單螺桿泵在運轉過程中,轉子與定子的嚙合過程及規律,并由轉子與定子骨線間的固定接觸點和流動接觸點,派生定義了轉子齒凸接觸點和轉子齒凹接觸點。
4、保溫螺桿泵轉子與定子線型的形成原理是外滾法,在形成過程中,相當于轉子不動,定子作行星運動。而螺桿泵實際工作時,是定子不動,轉子作行星運動,為了與螺桿泵的實際運動方式相符,是按照種方式對滑動速度數學表達式進行推導的。為此,分析推導了這兩種運動方式相關參量的等量關系。
5、分別分析推導了不銹鋼螺桿泵轉子齒凸接觸點和齒凹接觸點相對定子的相對滑動速度公式,通過對具體模型分析表明,齒凸接觸點的滑動速度在定子內凹處小,在定子內凸中點處大;齒凹接觸點的滑動速度在離開定子內凹處的瞬間大,在定子內凸中點??;齒凹接觸點的滑動速度的大值是齒凸接觸點的滑動速度的小值。
6、將分析一般內擺線型三螺桿泵滑動速度的方法應用于油田普遍采用的單頭普通內擺線型高粘度螺桿泵,使分析過程簡化。之后,較詳細、具體地分析了油田現場常用的GLB800型螺桿泵轉子與定子間的相對滑動速度的大小及分布規律。
螺桿泵起動前應注意的事項如下:
1、三螺桿泵的應裝有過濾器,通常通過過濾器的大顆粒不大于0.1mm。
2、檢查三螺桿泵機組和連接部分是否固定;檢查吸人管路段以及儀表接頭的連接是否密封。
3、檢查三螺桿泵聯軸器之間是否有的間隙及嚴格控制兩軸的對中,聯軸器外圓的跳動不可以超過0.05mm,聯軸器的端面跳動不應超過0.1mme
4、起動前三螺桿泵內應灌滿工作介質。
5、檢查三螺桿泵管路上的吸人閥門和排出管路上的排出閥門是否打開。
6、用手轉動三螺桿泵聯軸器,手感螺桿轉動應均勻、輕快,不可以有任意轉動勉強或卡住等現象。